
( CANON EOS 3 / EF 17-40mm F4.0L USM / Fujifilm REALA 100 )
第二天的行程安排較有藝術氣息的景點.
所以第一站安排距離花蓮市區一個小時車程.
花蓮縣鳳林鄉的-林田山文化園區.
林田山舊稱"摩利沙卡"(日文森坂的發音,意思為樹木茂盛的山坡).
在1960年代伐木的全盛時期,有著"小上海"的別稱.
和南投車埕有"小台北"一樣,代表當時人口眾多,非常繁榮.
不過,都是隨著開採的限制,而回歸於平淡,也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.
時過境遷,雖然不再繁華,但是建築物仍保有當時建築的日式風格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REALA 100 )
文化區內因為保留日式風味建築物,好像有點來到日本鄉村的味道.
園內的大部份房屋內,仍有住戶在居住,所以不可打擾他們.
即然是木造的房屋,因此防火設施非常重要,所以每個轉角都有消防設備.
又為了不破壞美觀,所以也都用相同的木式建築物來放置.
( OLYMPUS 35SP / Fujifilm PROPLUS II 100 )
園區的空間不算大,大概二個小時就可繞上個一圈就結束了.
如果加上拍照時間的話,還可以待上一個上午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REALA 100 )
走在園區內,隨處可見照明用的石燈籠,相當有日本的風味.
( OLYMPUS 35SP / Fujifilm PROPLUS II 100 )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PROPLUS II 100 )
在園區內一個不起眼的高處角落,有著一棟平房.
這是當時場長的宿舍,如果不上到涼亭的話,可能還看不見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REALA 100 )
宿舍旁,就是園區內唯一的餐廳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REALA 100 )
園區內同時還保留部份當時所使用的鐵道.
如果還有小火車在跑的話,不知該有多好.
( CANON EOS 3 / EF 70-200mm F2.8L USM / Fujifilm PROPLUS II 100 )
在拍鐵道時,可以聽到旁邊有竹雞彼此在爭地盤的叫聲.
也跑出來可愛的"斯文豪氏攀木蜥蝪".
不太怎麼怕人,所以可以用很近的距離拍攝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PROPLUS II 100 )
時至中午,該結束上午的行程,前往下一個景點.
( CANON EOS 3 / TAMRON SP 28-75mm F2.8 / Fujifilm REALA 100 )
即然要中午要吃飯,也不能隨便路邊吃個飯,失去品嘗美食的機會.
所以在台9線要轉往林田山的叉路上,有家出名的"滿妹豬腳"用餐.
人多吃飯好點菜,這就是人多出門吃飯的好處.
每個人不到150元就可以吃到很飽了.
至於為什麼沒有相片?
餐廳客滿人很多不方便,所以裝備就放車上囉.
留待看倌們自己到此品嘗..........